【下载网购彩票app下载】线上“新舞台”――近九成受访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分享多元生活

频道:新闻资讯 日期: 浏览:98
  视觉中国供图   广州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孙若尧,是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活跃用户,每天会在社交媒体的浏览和运营上花3-4小时。   “社交媒体能让我与朋友互动、分享生活。”对孙若尧而言,社交媒体已不仅仅是信息分享的工具,更是他和朋友们维系情感的重要桥梁。自从他要好的朋友去国外留学后,两人因为时差,很难同频交流,“见面很难,但我们还是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视频,交流近况,当第二天看见对方的回复时,我们的生活仿佛又有了交集”。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114份。调查结果显示,86.60%的受访大学生会使用社交媒体分享多元生活。   社交平台成为大学生展现生活“新舞台”   前段时间,浙江海洋大学的陈素娴第一次以个人身份参加第十八届浙江省高等教育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即便这次比赛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结果也并不如意,但她依旧发了一条朋友圈,并在文案中鼓励自己:“能站在这里并坚持下来的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厉害。”   比赛结束后,陈素娴从同学帮忙拍的视频中截取了两张照片,和其他照片一起发到了朋友圈。她将这称之为“生活中的鲜活瞬间”,“并不刻意摆拍、营造人设,而是真实地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值得保存下来的时刻”。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5.73%受访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以娱乐为主,实现精神放松;此外,还包括查找资料,获取知识(62.48%);拓展社交圈,与朋友保持联络(59.91%);记录个人心情和分享生活(58.87%);选择合适赛道,成为社交媒体博主(12.37%)。   孙若尧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了一个游戏博主。“之前有一门专业课,老师让我们自己运营账号,刚好我喜欢打游戏,就选择了游戏博主这个赛道。”孙若尧将自己和朋友们的游戏高光时刻、搞笑瞬间剪辑成集锦,并添加热门标签与配乐,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视频发布后,作品的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成为热门作品。   来自南京大学的沈辰成了一名考研攻略博主。有一次,他在某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一小时内就获得了几百个“赞”。同时,他还收到了几十封私信,向他咨询考研相关信息。“那一刻,我感到惊讶和自豪。”他说,“没想到自己随手的一个小分享这么受欢迎。”自那以后,他开始在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上发布更多的考研攻略,粉丝量也一下子涨了不少。   就读于福建某高校的宋瀚骋在20岁生日时花了两小时准备了一条朋友圈。他从相册中挑选出十几张“年度照片”,导入图片编辑软件里,拼成“20”的形状,再拆分成九宫格,最终在朋友圈发布。“虽然没有一句文案,但是依旧获得了100多位朋友的祝福。”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康秋洁对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展现多元生活的现象表示:“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平台给了我们更多的应用,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这些平台其实也在刻意强调自身的调性、立意是不一样的,功能属性也有一定的差异,这样才会出现大家在社交媒体上‘百花齐放’的状态。”   大学生倾向于在不同社交平台分享不同内容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毕叶会给社交媒体分类,她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会发布截然不同的内容。“我会把展现自己心情的内容发在微博上,稍微精致一些的生活记录发在别的社交媒体上,在短视频平台我会发一些纯娱乐、偏搞笑的视频。”   来自浙江财经大学文化创新学院的蔡雯锦出于对写作的喜爱,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小说,甚至还会给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续写番外,“当时短视频平台非常流行,我就把续写的故事截图发布,没想到收获了几万个‘赞’”。在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上,蔡雯锦会把自己课后整理的笔记拍照上传,带上备考相关的标签,“偶尔还会有粉丝催更,甚至有人私信问我小技巧”。除此之外,蔡雯锦在微博上还“为爱发电”,为自己的偶像剪辑了不少视频,引来网友围观,“大家夸我几千粉丝的博主做出百万大粉的即视感”。   对此,康秋洁认为,大家对于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有不同的情感连接和社交连接的现象,其实是越来越普遍了。“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平台的这种繁荣更加敏感,也会更自觉地、更快地嵌入到不同的平台当中去,更娴熟地运用平台,更加了解平台自身带给他们的不同特性。”   毕叶感受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也有差异。在读博士期间,她加了很多同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好友。本科生会更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在社交媒体上,比如社团生活、才艺展示等。而硕士生和博士生则更多地分享自己参与的学术会议,以及偶有的旅游照片。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66.46%的受访大学生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兴趣爱好,66.08%分享生活日常,52.85%分享参与的活动,31.02%分享实用攻略,28.51%分享专业技能相关知识。   暨南大学的朱佳诺活跃于多个社交平台,每个平台都记录着她生活的不同侧面。微信是朱佳诺最常使用的社交平台,用来与朋友、家人交流。除此之外,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和微博也是她常用的社交媒体。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满足了她在生活中的不少需求,她也乐于在此和别人分享攻略。朱佳诺说:“在生活指南类社交平台上,我用到了什么好用的护肤品就会分享。”   “我的‘微博小号’,只有一个好友,就是我闺蜜,像小时候彼此分享小秘密一样,仅我们俩可见。”在“小号”上,朱佳诺可以随意表达当下的负面情绪。“尽管过后会删掉,但那一刻会很舒服,感觉‘神清气爽’。”这种“隐秘”小号成了她情绪的出口,也给予了她自由表达的空间。   今年,宋瀚骋开始对朋友圈的内容进行分组管理,向家人展示复习备考的情况,向朋友和同学展示旅游、比赛和学生工作的成果。他还专门开了“小号”发泄吐槽身边的烦心事,“这个小号只有不到30个好友”。   在这个账号上,宋瀚骋的吐槽会得到好友的共鸣,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会有人直接在评论区送来安慰。这片小小的“自留地”成了宋瀚骋释放情绪和压力的区域。同样,宋瀚骋在这里也会毫不吝啬对别人的鼓励和支持。   康秋洁坦言,建立“小号”倾诉生活,这在年轻人里比较流行。“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小树洞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不想和生活圈子高度重合的人去分享的内容,他们就会放在这样的社交媒体上,使得区隔感更强一点。”   大学生期待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实现自我成长   毕叶曾在社交媒体上得到过一些正向的反馈。硕士研究生期间,她学习播音专业,当时,她对自己的播音水平没有太多的自信。当她分享自己一段配音的视频后,得到了网友们很多的“赞”。“那一刻,我有一些成就感,觉得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认可。”在这之后,毕叶受到鼓舞,又做了更多同类型的分享。除此之外,毕叶还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自己考上博士的消息,这一条消息也得到了很多好友的点赞和评论。   和毕叶一样,蔡雯锦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很多情绪价值,她说:“社交媒体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和擅长点!我会一直坚持分享,坚持做下去。”   大学生认为社交媒体对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75.08%受访者表示可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拓宽朋友圈;73.94%认为可以及时获取多方面信息,开阔视野;56.93%认为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55.41%认为可以促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讨论;28.11%认为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实习和就业机会。   对于朱佳诺而言,社交媒体不仅是表达自我的窗口,也是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她希望通过各个平台提升自媒体制作和内容运营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目前,她计划成为一名校园日常博主,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实习感悟,“我准备把之前参加比赛的经验、面试经历等分享给大家,并且打造一个可靠、富有经验的学习博主人设”,与此同时,她也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够为他人带来价值,帮助有相似经历的人找到共鸣。   前不久,陈素娴一年前发布的视频下收到了这样一条评论:“天呐,视频里竟然提到了我。看到这个视频,很怀念当时爱记录、爱写手抄的我们。你要多多记录!”“我发布的生活记录能够给好朋友们带来幸福,让我觉得很开心,也让我觉得记录是有意义的。”陈素娴说。   自此之后,陈素娴开始不断记录自己的生活。去年的最后一天,陈素娴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年度总结,选取了过去一年的几十张照片,按照月份整理成电子相册。“我一共做了8张图,基本每张图都要做两三个小时”,虽然耗费时间多,但想到过去一年充实的生活就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孙若尧称社交媒体的兴起对他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不擅长表达自己,但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分享生活,它扩大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接触到更多有趣的内容,让我也拥有了分享的勇气,自己变得不再内向。”在他看来,这些平台上的陌生人分享的内容总能感染到他,激励他更加勇敢地展现自我。   在未来,孙若尧希望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学习到更多与工作相关的技能,“每当我看到同龄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规划时,自己也会动力满满,试图让自己变得像他们一样优秀”。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孙若尧提出了一些专业的需求:“当前不少社交媒体平台界面设置比较繁琐,希望未来可以更加简洁,或者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社交界面,这样会更有体验感。”   (应受访者要求,宋瀚骋、毕叶、沈辰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卞心怡 王军利 实习生 孔文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